& w; D7 v$ R: J2 N: E& Y 正在快速推进的东兴市口岸改造二期工程创下三个最:征地涉及面最复杂、工程投资最多、难度最大。& q5 U0 E3 [/ C1 x& n: n! z8 X
* O+ u7 I/ Y5 D+ n 尽管如此,工程进展却频传捷报。如今,工程涉及的250家房屋搬迁户,97%户已搬出,东盟大道的宅基地补偿配套设施已全部完工,回建工程开始动工…… + Y6 F; c! F5 i. _$ ?4 W5 d* W! h F1 v( u
国门工程催生“国际大拆迁” q r l5 v a" k! h4 ?" L8 z6 s" y1 Y
, c2 D b; g- p ~3 d) p0 y# V; p 始建于1993年的东兴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如今已经成为我国走向东盟的“国际驿站”,全世界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在东兴兴办企业共900多家,常住东兴从事边贸的外来人口超过6万人,为我国陆地出入境第三大口岸。4 X5 h3 U5 S. ]& t2 V7 O
! ~/ Y! Q S% d) a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实施,原有国门形象及功能远远不能适应中国东盟商务活动和友好往来的迅猛发展。口岸的道路不通畅,出入境大楼被大部分年代已久、凌乱残破的民用建筑包围。2007年4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永康到东兴视察工作时明确指示,必须把东兴口岸建设成一个交通顺畅、功能完善、形象庄严的国家口岸,提升国门形象。 6 Z; l3 l P( ^ D+ x: N/ r) f" ~9 i/ d; Q! x; R
为此,东兴市迅速作出规划,东兴口岸改造二期工程出炉:建一条以中越友谊大桥为轴线的从国门到东兴市区与新华路交汇的景观大道,建国门广场和15至23层高层建筑4座,改造新华路两侧商铺及楼房,将停车、商贸、居住、休闲广场等多用途空间融为一体,突出绿化美化效果。7 S9 s+ n5 l( w; n: g6 A
9 q/ s4 C( O! z$ Y. e+ J* ` 该项目将原用地面积2.6公顷拓展为5.0公顷,计划投资5.14亿元,涉及东兴口岸三角区内外旧房共58060平方米。 ; m0 O" u0 [( s) U, J( j0 { # ^2 P; l! `! W e& ?- T& h9 l 涉及的250家搬迁户中,不仅仅有东兴市人,他们的亲属、财产继承人广布在加、英、美、德、比利时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时间不止二代,有的甚至已经三四代了。 \$ i5 [. m7 o2 ^# P/ s! f 7 z3 U1 o7 a+ a 由此,口岸改造办称“二期工程”拆迁为“国际大拆迁”。! s2 e* u* _% m* D( E) u/ b3 \